2000年做了肾移植手术,2022年8月份又确诊患了淋巴瘤,而且是医学界最常见的侵袭性及恶性程度都比较高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就在李先生(化名)感叹命运对自己不公时,一种新药的获批上市,再次改变他的命运,并将让他的生存期得到延长。
新药上市
给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资料图)
人到中年,李先生遇到了糟心事,2000年因为患尿毒症做了肾移植后,他一直在服用抗排异的药环孢素。
2022年8月,李先生因为发现颈部肿物及扁桃体明显肿大来到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医科大一附院)肿瘤内科就医。检查发现,李先生的淋巴结居然有8*6*4cm大,经过病理检测,李先生被确诊患了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医科大一附院肿瘤内科主任、内科学教研室副主任彭志刚介绍,通过基因检测,确定李先生所患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基因分型为P53类型,这种类型在所有弥漫大B里面是预后最差的类型。“病人入院后接受了两个标准疗程的R-CHOP方案的治疗,但是没有取得效果,身上的肿瘤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属于原发难治类型。”
随后,彭主任根据实际病情,果断调整治疗方案,建议李先生换用目前治疗难治性弥漫大B效果更优的“POLA+BR”方案,李先生及家属也积极配合治疗。
(彭志刚主任在工作中)
作为全球首个靶向的CD79b和ADC的创新药物优罗华在国内获批上市。上市两个月后,彭志刚主任为李先生开出了首张处方。 李先生经过精心治疗,目前达到了CR(完全缓解)状态,病情获得了明显改善。
据了解,优罗华获批上市后,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已经开出多张处方。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淋巴、血液肿瘤科主任,肿瘤内科教研室主任岑洪介绍:“我们为合适的病人在传统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了优罗华,目前都取得了良好效果。弥漫大B淋巴瘤的治疗一般需要六到八周期,每两个周期间隔三个礼拜,期间病人可以在家好好休息。”
(岑洪主任在工作中)
医学进步
百姓得到好处
研究发现,随着人口寿命越来越长,淋巴瘤发病率也是越来越高的。现在可能每10万个人里面差不多有7个人,每年新发的淋巴瘤病例数差不多有10万名,这10万名淋巴瘤里面有60%左右的淋巴瘤可能控制得比较好,还有40%是复发难治的这种,这类病人很难治疗。
岑洪主任说,国家非常重视医学科学的发展,非常重视人民的健康,把老百姓的健康放到一个非常重要的核心地位,出台了很多的政策来推动医学医疗技术的进步,让更多的老百姓能够享受到医学进步的所带来的红利。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淋巴瘤的治疗以化疗药物为主,在那个时候,弥漫大B淋巴瘤患者有60%-70%的可能会面临复发难治的困扰,后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到了2000年左右,弥漫大B的长期生存率(5年)提升了15%-20%,从原来只有35%左右的病人能够长期长存,提升到60%左右的病人是能够长期生存。
彭志刚主任认为近年来在淋巴瘤治疗领域新药物、方案不断涌现,特别在免疫治疗方面包括CAR-T、双抗、ADC等等,为医生和病人共同抗击病魔提供了新的更有力的武器。“医学在迅速发展,只要能够有效延长病人的生存时间,就能使他们有机会能够用上更新的药物、方案,就能继续延长他们有质量的生存时间。目前我们国家也在做双抗、CAR-T、ADC等的研发,新的治疗方案正在加快上市,可预见在不久的将来这些新药、新方案就能惠及到更多的患者,让每一个患者都能获得治愈的希望!”
两位主任在接受采访时均认为,医学在不断进步,药物在不断研发,相信到了2030年,会有更多的患者能够摆脱肿瘤,恢复健康。
健康体检
早发现早治疗
与病魔抗争是一个需要耐心和毅力的过程,除了病患自身,家属的陪伴与支持也非常重要。
彭志刚主任说,新药的使用首先考虑疗效,其次注重安全性,同时他也非常关注病人的心理变化。“我一直鼓励病人一定要有信心,一定要树立信心,不能放弃,积极治疗就有希望。”
岑洪主任提醒,肿瘤的治疗一定要规范,要全程,要听从专科医生的建议,否则延误了病情,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肿瘤其实并不可怕,侵袭性淋巴瘤病人有超过一半是可以获得治愈的,在慢性惰性的淋巴瘤里面,超90%病人的病情都是能够获得长期稳定控制的,可能需要长期地吃药或者医学监测,但可以维持在一个非常好的生活状态。”
“市民也不必一提到肿瘤就害怕,就想到死亡。”岑洪主任说,“现在肿瘤有很多的治疗手段和药物,基本能够控制,医学上把它当做可以控制的慢性疾病来看待,但要记得做好年度体检。虽然没有任何一个检查能够将所有的问题发现,但是每年做一个比较详细的体检也是一个能提前发现肿瘤的办法。中老年市民除了常规的体检,最好能做包括全身CT检查、肠镜、胃镜在内的完整体检,特别是有肿瘤家族史的市民。"
来源 |南宁晚报•南宁宝客户端 记者 叶祯
编辑 | 宁玉桦
责编 | 韦常智
编审 | 农春雨
关键词: